bet36体育在线

媒体聚焦 >> 正文
学习强国:河南驻马店: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农产品加工业
发布人:   信息来源:   日期:2023-03-11 09:15:05    打印本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近年来,驻马店市立足市情,打破传统,审时度势,大胆探索,持续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延链增值、提质增效,走出了一条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驻马店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优势分析

    驻马店素有“中原粮仓”“中州油库”“芝麻王国”之称,是座“农”味很足的城市,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优势明显。

    (一)丰富的资源优势

    驻马店市耕地面积1352.58万亩,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600万亩,粮食产量连续三年稳定在160亿斤以上,占全省的1/8,其中小麦产量占全省的1/7、全国的1/26。油料产量31亿斤,占全省的1/4、全国的1/22。粮食、油料总产均居全省第二。全市9县1区均为产粮大县。正阳、平舆、泌阳县分别是全国花生、白芝麻、香菇生产第一大县。全市9个县均为全国畜牧大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泌阳、确山、新蔡3个县为全国肉牛大县,西平、平舆、正阳、新蔡4个县为全省奶业发展重点县。“菜篮子”市长责任制考核连续两年全省第一,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数量持续位居全省第一,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省最多。全国畜牧业工作会议、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保供座谈会和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先后在驻马店市召开。

    (二)叫得响的品牌优势

     驻马店依托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这一平台,不仅将全国第一个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落户驻马店市,而且有力推动了全市“九大特色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由十年前的958家发展到现在的1750家,年产值由84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013亿元,并正加速形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500亿级,服装制鞋、现代化工、绿色建材300亿级,节能环保、户外休闲、新能源电动车200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同时,以重庆恒都集团为龙头,加快肉牛(夏南牛)屠宰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叫响了“夏南牛”肉牛品牌;依托君乐宝、花花牛等龙头企业,抓住伊利集团落户驻马店的机遇,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叫响了“奶牛”品牌;以确山、汝南、西平为主,加快优质生猪生产基地建设,叫响了“驻马店无抗生猪”品牌……多地发力、快马加鞭,让驻马店“中原粮仓”“芝麻王国”“花生之都”“中国牛城”“中部奶都”的称号更加响亮。正是因为有众多亮丽的名片和叫得响的品牌,2022年,全国畜牧业工作会议、全国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保供工作座谈会纷纷选择在驻马店召开,让驻马店农业大市地位更加稳固的同时,畜牧大市地位也更加凸显,现代畜牧业强市建设迈出崭新步伐。

    (三)带来“红利”的政策优势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推进重要节点城市特色错位发展,支持建设驻马店“国际农都”。 作为打造“国际农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药谷”在驻马店发展势头强劲。驻马店先后与施一公等院士团队对接合作,聘请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高水平编制了“中国药谷”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医药创新发展基地、国家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截至目前,“中国药谷”投产项目20个、开工项目28个,总投资329.2亿元。启动实施生物医药、农药、兽药、医疗器械、康复辅具5大产业园,拟引进100家知名企业落户,总投资500亿元。目前,驻马店有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59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7个;农产品加工企业1806家,产值1835亿元;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30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80家;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24个,居全省第一位。正阳县获得国务院“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和产销对接成效明显的地方”正向督查激励;正阳花生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现花生产业产值、品牌价值“双百亿”;西平优质小麦成为目前国内体量最大的优质小麦区域公用品牌。正阳、确山两县成功入选商务部首批“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二、驻马店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成功实践

    (一)有力保障粮食生产稳定

    驻马店市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973.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94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9.9%。粮食面积常年稳定在1900万亩左右,产量连续三年稳定在160亿斤以上。2022年粮食总产量162.37亿斤,增长0.77%,产量创历史新高,占全省的1/8。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了96%,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8%,小麦、玉米良种覆盖率达10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8.5%,小麦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99.4%,均位居全省前列。中央农办《农村要情》2022年第54期刊登驻马店市保障粮食安全的做法,在全国推广,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央媒连续两年对驻马店市夏粮丰收情况集中报道。

    (二)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驻马店市着力打差异化战略,大力推进优质小麦、花生、白芝麻、草畜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提升农业经营效益。全市畜牧业主要生产指标持续位居全省前列,2022年全市生猪存栏700.3万头,出栏938.8万头,存出栏量均居全省第一位。牛存栏76.2万头,出栏48.4万头,出栏存栏量分居全省第一、二位,其中奶牛存栏4.2万头、奶产量20.45万吨,奶牛存栏和奶产量分别位居全省第一和第四位。肉类总产达17.4亿斤,占全省的13.6%,居全省第一位。全市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85亿元,居全省第一位。夏南牛产业集群产值超过150亿元。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优质小麦达687万亩,占小麦面积的58.7%。优质花生、白芝麻种植面积分别突破530万亩、80万亩,均居全省第一位。

    (三)持续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抓住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这个关键,积极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10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8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1750家,年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建成泌阳夏南牛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达到5个,其中国家级2个,居全省第一位。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22个,居全省第一位,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1个,居全省第二。泌阳、确山列入豫西南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是全国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之一。建成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5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7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国家、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全覆盖。正阳县被评为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中国药谷”建设蔚然成势,发展中药材种植21.2万亩,年产值10.58亿元。已建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5个,培育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示范点3个,中国美丽田园1处。

    三、驻马店农产品加工业的短板和不足

    (一)农产品转化率较低

    全市农产品虽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产量较高,但加工转化率较低。全市9个县均为全国畜牧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本地生猪集中屠宰转化率仅为35.2%,肉牛集中屠宰转化率仅为2.75%,肉羊集中屠宰转化率仅为0.2%,畜禽类本地集中屠宰加工转化率仅为35.21%;粮食加工方面,除小麦、玉米转化率较高以外,其他粮食转化率都很低;油脂制品加工方面,花生转化率为75%,芝麻加工转化率为70%;虽然中药材资源丰富,但在本地加工转化率不高。

    (二)农产品加工层级不高

    我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多而不大,产品多而不优,龙头企业少。产品大多是初级加工,加工水平低、层级不高、精深加工不够;产品多以传统性、跟随性为主,原创性、前瞻性创新产品较少。满足消费者高端需求的绿色食品、高端食品、有机食品、保健食品等产品较少。全市小麦面粉加工业发展虽然较快,但80%以上的产品是普通粉,而市场需求旺盛的专用粉供给量不足10%。面粉行业的普通粉产能过剩和无序竞争,不仅压缩了利润空间,还增加了市场压力。

    (三)加工企业小而不强

    各县区的农产品加工缺乏规划引导,趋小利而缺乏长远考量,任由企业自然生长而发展缓慢,存在“小、弱、差”的状况。全市1750个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体看是量大个小,企业装备陈旧、生产设备性能落后、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效率较低,有的仍然是传统手工操作,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低。全市固定资产在10亿元的企业仅1家,5亿元~10亿元的企业仅2家,1亿元~5亿元的企业有1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虽然已有87家,但规模小、档次低、能耗高,缺乏集群效应、规模效应。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较少,全市食品加工行业尚无一家上市企业。全年主营收入超过20亿元以上的仅有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河南懿丰油脂有限公司、正阳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等1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

    (四)产品加工链条较短

    农产品原料与产后加工尚未形成生产、加工、物流、研发、服务相互融合的产业链条。大多数农产品加工链条短、产品层次低、创新产品少,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尚未形成,品牌产业链条延伸不够。粮食加工基本停留在普通面粉和一般食品加工上;油料加工方面,花生、芝麻加工链条虽有所延伸,但整体开发不够,产品链条仍然较短,畜禽加工基本以肉制品为主。由于产品加工链条较短,导致企业利润空间小、市场压力大、发展能力弱。

    (五)创新驱动能力不足

    全市大专院校少、科研院所少,缺乏农产品加工方面的科研孵化基地和高科技人才。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很难为所需专业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有限,对高素质人才引不来、留不住。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存在重生产加工、轻科技研发,企业无科研平台,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多数企业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平均不到销售额的1%,技术、管理、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匮乏,造成熟练工人流失。

    四、驻马店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考建议

    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是构建农业产业链的核心,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振兴乡村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原料生产上下功夫,为农产品加工打牢基础

    1.壮大专用原料。积极推广平舆芝麻油生产基地、泌阳夏南牛生产基地建设的经验和模式,以农产品加工业需求为导向,以加工企业品牌为依托,进一步加强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一是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的机遇,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与重大水利设施、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升级版”,为专用粮油原料生产奠定基础。二是优化粮食种植结构。重点发展专用优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水稻等专用型优质品种,加快粮食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三是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培育西平、遂平、汝南、上蔡等小麦和宿鸭湖、铜山湖水产良种繁育基地,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真正实现以“工”定“农”、以“农”促“工”,农工一体、专供专用。

    2.培育特优产品。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在粮油方面,重点培育壮大优质专用小麦和玉米,培育壮大正阳花生、平舆白芝麻、确山留庄大米、新蔡顿岗大米等一批农产品质量品牌。在畜禽类方面,对现存数量较多的优质品种如夏南牛等,在继续扩大选育规模的同时,注重提高纯种夏南牛供种能力。对现存数量较少或群体数量持续下降的品种,如泌阳驴、确山黑猪、西平长毛兔、正阳三黄鸡等,通过基因保护、新建保种场等措施,建立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形成畜禽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为畜禽产品加工提供优质原材料。

    3.发展绿色产品。要以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从源头上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推行单品种集中连片种植,推广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控膜降耗等标准化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建立绿色原料基地,推动农产品专种、专养、专收、专储、专用,构建出田间、出圈栏、进车间、到餐桌的优质农产品供应体系,筑牢农产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二)在拉长产业链条上下功夫,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

    1.建立“大食品产业”,推进粮食加工产业延链增值。围绕小麦、玉米等本土特色优势产品,以建立“大食品产业”为引领,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构建食品产业生态圈,做大做强我市粮食加工业。以遂平五得利、今麦郎、大众粮油、桐花面业、思念食品和西平今三麦、新蔡麦佳食品、正阳中原粮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抢占食品市场新高地。要依托蔡洪坊等白酒龙头企业,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市酿酒业的发展,整合、打造酿酒业集群,争创驻酒品牌。

    2.发挥传统优势,提升油料加工档次和附加值。一是发挥正阳鲁花花生油、遂平中花粮油、正阳正花食品、正阳新地食品、汝南三九食品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花生油、花生蛋白及花生休闲食品,拉长花生产业链条,提高花生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二是发挥正源食用油、正道油业等企业生产小磨香油的传统优势,开发高端芝麻油新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出口创汇能力;三是大力支持正康粮油、顶志食品、康博汇鑫油脂等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开发芝麻休闲食品、保健食品,提高机榨芝麻油市场占有率,巩固国内最大芝麻油生产基地龙头地位。

    3.综合利用畜禽副产物,提高肉制品、乳制品质量。一是猪肉加工要发挥确山凯佳、正阳牧原、遂平大红门、西平源康等企业标准化、规模化集中屠宰的优势,提升猪肉加工质量和水平;二是牛肉加工要依托泌阳恒都、西平启明、泌阳伊顺苑等牛肉加工“拳头”企业,充分发挥“中国肉牛第一品种”夏南牛的品种优势,深度开发系列产品,形成全国领先的高档牛肉生产加工基地;三是羊肉加工要以河南牧亚、驻马店乐华为引领,加快确山生态羊屠宰加工产业园建设;四是乳制品加工要以正阳君乐宝、新蔡花花牛等企业为重点,努力打造中原地区乳制品加工基地;五是统筹推进畜禽血、骨、皮、内脏等副产物的加工。提取生物医药活性成分原料,制作各种营养丰富的特色食品。依托平舆县皮革和户外休闲产业,发展牛皮、猪皮、羊皮加工业,带动沙发、家具、箱包、汽车装饰、服装等皮产品的发展,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4.以十三香为引领,开发新的复合调味品。要充分利用十三香这一品牌优势,引领全市其他调味品产业发展。比如,王勿桥醋业、三秋醋业、新蔡老鳖一特醋、板桥白毛老祖醋业等传统品牌醋业,要在满足一般民用烹饪的基础上,提升档次、提高质量,开发与各种休闲食品、保健食品、速冻食品、微波食品、餐饮企业用品相匹配的复合调味料新产品,扩大市场覆盖面。

    5.精深加工食用菌,注重开发循环利用新产品。巩固、提升泌阳县全国香菇大县的地位,重点培育亿健食品、真菌研究、泌花食品、金爱源生物等食用菌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开发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在开发各种食用菌膳产品的基础上,重点开发菌类循环利用产品,加强食用菌药用成分提取和利用研究,拉长产业链条,提高食用菌生产的综合效益。

    6.传承预制菜优势,加快开发高端休闲食品。以天方原创、龙口饮品、上蔡晨钟等龙头企业为引领,以蔬菜种植、速冻果菜、脱水菜、蔬叶菜、丝瓜水等产品加工为重点,进行果蔬产品的精深加工。传承我市预制菜产业基础优势,做优做大预制菜重点产品,建设全国、全省重要的预制菜生产基地。要继续扶持、壮大新蔡莹坤、汝南信念和确山金乐、顺春、香来美等专业从事红薯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企业,促进红薯深加工和薯类休闲食品的加工与开发。

    7.以中国渔都建设为契机,做好水产品加工文章。建设中国渔都对促进我市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意义重大,应充分发挥全市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水产品,以发展淡水鱼为重点,打造研发、养殖、仓储、交易、加工、销售渔业产业链,重在精深加工上做文章。在加工半成品、即开即食的熟成品的同时,开发高价值的营养产品,延伸水产品加工链条,提高水产品的利用率和附加值。

    8.以“中国药谷”为引领,促进本土中药材加工增值。以“中国药谷”为引领,以爱民药业和兴源药业、鼎复康药业为依托,深度开发中药材加工,将全市具有独特优势的淫羊藿、夏枯草、鹅不食、半枝莲等本土中药材加工融入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叫响豫天源、天中艾、爱必励、龟鹿药业等地方品牌。尽快填补板栗、核桃等土特产品的加工业空白。

    (三)在壮大企业规模上下功夫,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1.培育壮大骨干企业。要以面制品、肉制品、油脂三大主导行业和果蔬制品、乳制品两大特色行业为重点,实施农产品加工业骨干企业培育计划。鼓励优势企业在资金、品牌、技术、管理等方面集聚资源要素,整合资源优势,强强联合,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头雁企业”。筛选一批主营业务稳定、市场前景好、具有上市基础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入库培训,尽快挂牌上市。鼓励骨干企业与上下游各类市场主体组建产业联盟。支持遂平克明面业、正阳正花食品、高新区尚品食品等盟会长单位发挥“链主”带动作用,推动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链补链、提档升级,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化联合体。

    2.引进知名品牌企业。要利用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一动一静两大平台,大力开展靶向招商、专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努力引进国内外500强和行业百强企业集聚发展。聚焦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优质企业资源聚集地,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品牌知名度高、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企业。

    3.打造重点企业集群。一是加强园区建设。以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为示范引领,支持泌阳、正阳等加快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依托粮食、油料、畜禽、食用菌、调味品、果蔬、中药材等产业,建立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以“三链同构”为重点,着力推进面、油、肉、乳、果蔬等食品行业转型升级,扶持一批重点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同时,在国际农加工产业园区内,建立农产品加工小微企业孵化园,汇聚具有天中特色和知名度的小微企业,统一质量检测、统一废污处理、统一冷链运输,提供税收、融资、租金等优惠政策,培育、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二是发展会展经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是我市独有的对外开放的载体和平台,要放大这一优势效应,借助高端农业节会、高峰论坛,如中国花生高峰论坛等,深化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宣传推介。通过各种形式合作,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入驻,提升会展经济的拉动效应,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化、集约化,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四)在实施品牌战略上下功夫,提升驻马店产品竞争力

    1.保护提升现有品牌。立足保护“原字号”、壮大“老字号”,巩固品牌战略的基础优势。一方面,要对以十三香调味品、正道小磨油、蔡洪坊酒业等为代表的现有品牌,加大保护、扶持力度,制定和落实相应的财政、税收奖补政策,加强商标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另一方面,要以争创政府主导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为引领,推动悦生合菜籽油、桐花杂粮面、麦佳主食、今三麦速冻食品、王勿桥醋等农产品加工品牌提质升级、做优做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2.创新开发特色品牌。要立足资源禀赋、根据政策导向、瞄准市场需求,发挥粮食、油料、畜禽等特色农产品原料优势,进一步创新开发具有驻马店特色的农产品加工新品牌。鼓励争创中国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省长质量奖等国家和省级品牌。建议在有条件的县区,建设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园,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开发一批具有驻马店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同时,建立“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带动农民参与产业发展,激发内生动力,开发地方特色农产品和初加工产品,为创新、孵化特色品牌产品植根育苗。

    3.激发争创品牌活力。利用驻马店知名农业品牌目录评选活动平台,讲好品牌故事、塑造品牌形象、推广品牌产品,提升驻马店产品竞争力。同时,充分发挥财政、税收、金融、土地、规划等导向作用,激发争创品牌的动力和活力。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产品品牌保护、监管和竞争激励机制,市财政每年预算列支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开发新产品。建立研发创新机构和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完善知名品牌认证、绿色食品认证、龙头企业认证、奖励出口创汇等激励机制。市产投集团要利用“驻马店市黄淮产业基金”“驻马店市高质量发展基金”“驻马店市开淮现代农业发展基金”平台,把支持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主要投资方向,进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农产品加工业,为争创品牌注入源头活水。

    (五)在实施创新驱动上下功夫,构建农产品加工新优势

    1.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坚持以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园为基地,以农产品加工科技研发为重点,支持、培育一批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国际高端科技研发机构和研发平台,并在资金、土地、场所、配套设施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对农产品加工方面的重大科技成果、合作开发的创新项目,及时向有关部门申报,鼓励各类主体积极申报省科技创新计划,开展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提升创新平台的运行效能。

    2.壮大创新人才队伍。一方面,要注重引进高水平科技人才。依托国际农产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知名企业等战略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建立专业实验室、工作站、研发中心。另一方面,要培育壮大实用型技术人才。依托黄淮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院,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业方面的专业人才,并为有参加培训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劳动者提供“一对一”的精准培训。

    3.发展高端创新产品。深度研发农产品的蛋白质资源、油脂资源、营养资源以及其他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利用,不断开发全新产品、换代产品和改进产品等高端创新产品。积极推进与河南省科学院下属公司、福建省农科院达成的微生物加工项目合作研发,推进益生菌、风味酶等高精端产品的产业化生产。

    (六)在营造良好环境上下功夫,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保障

    1.出台务实的扶持措施。河南省“十四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驻马店“国际农都”建设。在省政府《关于支持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发展的意见》中,又出台了招商引资、产业培育、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行政审批、要素保障、区域开放环境方面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这都为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和条件。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加快出台切合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际的政策规范,细化具体扶持措施,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2.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实行清单式管理。对企业反映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及时进行梳理,建立问题台账,夯实责任,细化措施,跟踪问效。实行销号管理,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二是简化、优化审批程序。对企业依法申请办理的简易事项,即来即办即结,做到“马上办”;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做到“网上办”。三是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响应国家、省、市的各项惠企政策,认真落实减税降费工作,尽心尽力为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内生动力,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完美结合。

    3.健全基本服务体系。一是发挥“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的示范作用,构建农产品加工科技研发服务体系;二是以国际综合检验检测、标准制定、科技研发、农产品交易“四中心”建设为平台,构建检验检测和食品安全服务体系;三是以推动农产园成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实验区联动发展区和驻马店海关正式开关运行为契机,构建贸易便利化服务体系;四是以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官网、中国名优农产品交易网和大数据平台建设为载体,构建现代电商物流配套服务体系;五是以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支撑,构建市、县、乡完备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六是以驻马店天中产业发展基金、河南产业集聚区投资发展基金等为依托,构建金融平台服务体系。

    (作者分别系黄淮学院特聘专家、教授。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延安、安阳重要讲话精神委托项目“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22DWT007)

核发:宣传部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