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举办黄淮学院第一届“挑战杯”......--
发布人:团委   信息来源:   日期:2007-03-14 10:09:15    打印本文

  

关于举办黄淮学院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各系(院):
   为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推动校园科技学术活动的蓬勃开展,促进校园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做好河南省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的选拔推荐工作,经研究决定,举办黄淮学院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并将“挑战杯” 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融入“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资格
   全日制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
   二、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科技制作、小发明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四大类。科技制作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要有1000字以内的作品说明,并附相关的研究报告、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等,打印或粘贴到申报书后。小发明创造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等。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参赛作品需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译本),请以4号仿宋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学术论文及有关材料在8000字以内,社会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文章版面尺寸16×25cm左右)。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不在此列。
   2、申报参赛的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参赛作品须由作者本人申报,相关专业的两名讲师以上职称的指导教师推荐,经本系(院)审核确认资格、进行初评后,于2007年4月15日前报校团委办公室。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者必须均为本校在校学生。每人限报一件作品。逾期不报视为自动弃权。
   3、各系(院)应推荐4—10件作品。
   三、评审和奖励办法
   1、学校设立评审委员会,评委会由主办单位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
   2、"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以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为基本评审标准。
   3、各系(院)负责对本系(院)学生的参赛作品进行预审。校评审委员会负责作品等级的最终评定。
   4、本届“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对获奖者及指导教师给予表彰。
获奖的部分优秀作品将被推荐参加河南省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
   5、竞赛设“优秀组织奖”若干,由组委会根据各系(院)组织发动情况、报送作品的质量和数量进行综合评定。
   6、对于参赛的2006级新生,根据黄淮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方案的文件精神,确定其获得相应的学分。
   四、组织领导
“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点项目,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我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系(院)要在活动组织、指导教师选拔、竞赛项目确定、活动条件提供等环节给予高度重视,组织好系(院)级竞赛选拔活动。要成立由系(院)书记、主任参加的系(院)级竞赛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广泛发动,及早动手,于3月18日前做好安排部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扩大活动的参与面与覆盖面,要切实发挥专业教师在活动中的业务指导作用,以利推出高水平的作品。
   为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特设立竞赛组委会,人员组成如下:
   主  任: 张前中   路  琳
   副主任: 张红运   时文中   康连星   洪  军
   成  员: 吴国恩  宋大成  孙随根  魏本成  韩春良 张水成

王  剑  禹志成  史  历  郑景华  黄晓东 张保来  孙普照 

刘德成  张建华  李应生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团委,办公室主任由洪军兼任。
   附件:“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表
   (此表可从团委网站下载)
                                 二00七年三月八日

核发:admin 收藏本页